剧情介绍
2015年韩国6.8分剧情家庭片《许三观卖血记》BD韩语中字
◎译 名 许三观/许三观卖血记
◎片 名 허삼관/Chronicle Of a Blood Merchant
◎年 代 2015
◎国 家 韩国
◎类 别 剧情/家庭
◎语 言 韩语
◎字 幕 简体中文字幕
◎上映日期 2015-01-14(韩国)
◎IMDB评分 6.8/10 from 60 users
◎视频尺寸 1280x720
◎文件大小 1.15 GiB
◎片 长 124 min
◎导 演 河正宇
◎主 演 河正宇
河智苑
尹恩惠
郑万植
◎简 介
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韩国,居住在某个乡村的贫穷青年许三观(河正宇 饰)喜欢上了同村最美丽的姑娘许玉兰(河智苑 饰)。传闻玉兰是小混混何小勇的女朋友,但是三观凭借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憨皮赖脸的劲头说服了未来的老丈人,如愿抱得美人归。婚后数年,夫妻二人先后育有一乐、二乐、三乐三个机灵调皮的儿子,一家人的生活也有滋有味。但是一乐越来越像何小勇,引来村里人议论纷纷,这让许三观坐立不安,而他对玉兰、一乐的感情似乎也由此发生了变化。在那个卖血成风的年代,三观曾经用自己的血换来了钱。令他想不到的是,在接下来的人生里,他将不得不为了家人们一次次卖血,苍白羸弱,命在旦夕……
本片根据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改编。
◎幕后花絮
· 2012年8月1日有韩国媒体报道,曾指导《丑闻》的韩国导李在容将拍摄中国作家余华的代表作《许三观卖血记》,并将背景改在朝鲜半岛,故事将从1910年讲起,这与原著故事从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讲起完全不同。据悉,韩版许三观出生在平壤,靠卖血度过了朝鲜时代、日本占领时期、南北分裂等一个个人生难关,以一个小人物的命运见证朝鲜半岛历史的变迁。2000年时余华和韩国人安东圭曾与姜文达成自导自演合作意向,由于种种原因拍摄计划搁浅。2012年8月1日记者试图联系余华和姜文方面,电话一直未能接通。
· 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创作于1995年,讲述主人公许三观靠卖血渡过人生一个又一个难关,在战胜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后,当他年老发现自己的血没有人要时,精神崩溃的故事。小说韩文版2007年6月在韩国发售并热卖,其后还被搬上话剧舞台,2000年入选韩国《中央日报》百部必读书。
2015年1月15日,韩国上映了《许三观》,河正宇是一位韩国影星,也是一位大家都很熟悉的演员,他曾经出演过一部韩国影帝《追击者》,其中一个心狠手辣、丧心病狂的杀手柳永哲。帅男孩),不过《许三观》的故事就很长了,根据中国知名小说作家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由于其曲折的身世以及悠久的历史,受到了中、韩两国影坛的高度重视。由于《许三观》是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因此,我们对余华的文学创作与成就,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评述与说明,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与欣赏该影片。
对于余华这个名字,八零后、九零后应该不会太熟悉,因为余华早在十多年前就曾创作过一部《活着》,那是张艺谋导演的代表作,是一部在国内、国际上都非常受欢迎的电影。余华是个很“聪明”的作者,在他的作品中,他看到了动物的本性,看到了动物的本性,也看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这让他的作品变得简单而有内涵,简单的对白,简单的故事,简单的故事,却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含义。余华的长篇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叙事结构具有宏大的结构特征,具有一定的典范性,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被韩国《中央日报》评为“100部必读书”(2000),被中国100名评论家和文学编辑评为“九十年代十大名著”,还被大量翻译为英、法、意大利文等,在许多国家广为传播,得到了一致好评。
中国未能将其拍成电影,是有其特定的历史与时代背景的。姜文原本是想要改写这部电影的,但却莫名其妙地停了下来。经过14年的等待,韩国终于购买到了《阿凡达》,并将其改编为一部将于2015年上映的电影。
《许三观卖血记》用一种宽广而又温暖的笔调,描述了中国解放初期,五六十年代,一个普通人家的家长许三观,为了生存,为妻儿和情妇,一次又一次地出卖自己的鲜血,为自己的妻儿和情妇,付出生命的艰辛和感动。他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以血换命,一次又一次地渡过了生命中的难关,最终成功地克服了命运带给他的风暴。许三观见过中国发生过太多太多的事情,比如大食堂时代,比如60年代的大饥荒,比如一家三口只能吃玉米面度日。通过一个人、一个家族来反映一个时代的变化,以及一个漫长的人生经历,这正是余华创作能力的最好体现,也是他的作品之所以有如此深刻意义的原因。
《许三观卖血记》的人物几乎是素描的,对白干净利落,既有乡下人的淳朴,又有余华小说中的荒诞不经,带着一种强烈的幻想。许三观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去卖血,都是要喝水的,他们以为“喝水的时候,血液会被稀释,然后卖给血头”,所以才会有这么一种感觉,结果还没来得及抽血,他们就被呛到了。下层民众的无知与执着,以及出卖自己如牛羊般的凄苦,都在这短短的一段里表现了出来。农民们靠着田地吃饭,但田地并不能让他们吃饱穿暖,所以许三观他们只能“卖血”,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这就是他们的生活,他们已经离开了那个残酷、野蛮的年代。
以“出卖生命”为“生命”的延长,以自身鲜血为食,以濒临死亡为代价,以自身血液为食,以维持自身的存在,这是一种荒谬而又凄凉的循环。许三观就像一只耗尽了所有力气的蚂蚁,在这一轮又一轮的痛苦中,他用自己的身体为家人提供食物和食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许三观的所作所为,就像是在吸食他的血液,以他的血肉为食,来延长他的寿命(当然,这个说法说出来,会让人毛骨悚然)。不过,许三观的想法很单纯,没有“多愁善感”,没有“抑郁症”,也没有自杀,他看起来很单纯,也很“愚蠢”,他总是能主动面对一切,带着一家人,带着一顿饭,带着一份快乐,带着一份“幸运”,带着一份美好的生活。许三观在身体虚弱的时候,曾经想要用自己的血去换一块炸好的猪肝和一杯热的黄酒,结果被告诉他,他的血不能再用了,他哭了。生命不再可以被消耗,不再可以被“买卖”,这也就意味着许三观已经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他已经接近了死亡。
这便是余华写作风格的凶残和凌厉。
许三观生活在一个物质极端缺乏,穷困潦倒,大环境动荡,大环境黯淡,人最想要的就是填饱肚子,想要衣食无忧,想要养家糊口。这一点和韩国的情况相似,那时韩国的情况同样很困难,仍然处于美国军队的统治之下。再加上韩国跟中国同属亚裔的黄种人,所以两国在亲情、道德等方面都有许多共通的地方,所以《许三观》的剧情才会被韩国人翻拍。
物质文明的男人和女人
90后很难想象,他们以前连糖都买不起,但随着中国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他们可以吃到大量的糖、面、巧克力混合的零食,甚至还得节食减肥。而在原著里,许三观就是用自己积攒了几个月的糖票和粮票,买了一袋糖作为礼物,来博取这位老爷子的好感。许三观说了一句:“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一个人吃了多可惜,还是送给别人吧。”许三观卖一次血就能赚三十五元,那时候可不是小数目了。五元钱,可以买到十多公斤的骨头,还有五公斤的豆角,还有五公斤的菊花(这是许三观在一次失血之后,送给他心爱的人的礼物)。许三观就是靠着卖血赚钱,才能让家里度过最困难的时候(和《活着》很像)。每次卖完了血,他都要到胜利酒楼,要一碟爆炒猪肝,二两温热的黄酒,以示对自己的奖赏。而在韩国的影视版本里,这个小点心变成了韩国人的招牌菜——切血香肠和猪肝。穷人是买不起肉的,所以在韩国,肉类和蔬菜都是供不应求的,韩国的电影里经常会有一群人围在一起,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块肉放入口中。在那个时候,能有这么一顿饭,对贫民来说,简直就是奢侈的享受。
余华的小说里,永远都会有对美食的痴迷和珍惜,这是一个时代,所有人都会为之疯狂,为自己创造最美好的生活。章小东(著名作家靳以的女儿,上海富家千金),曾有一部《吃饭》,讲述了她孤身一人来到美国后,在生活中的奋斗和生存。一个千金小姐,在异国他乡奔波,这种感觉,当真是难以言喻。章小东借着用餐的机会,写下了他如何适应陌生的生活,如何在陌生的国度里获得成功,如何变得强大,如何变得强大。吃是一个人的生活中最基本的事情,在现在这个食物、物质、欲望都太多太多的时代,人们对吃的重要性已经不太了解了。但是,对于朴实的百姓和勤劳的年岁而言,食物一直都是他们每日最基本的追求,最基本的目标,嘴里的味道,肚子里的暖意,舌头上的甘甜,让他们的心里永远都有一种特殊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挥之不去。
韩国版本《许三观》的前半截重点描写了许三观和许玉兰之间的爱情历程,既简单又形象,一日三餐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趣味。许三观看中了许玉兰的美貌,想要娶她做老婆,于是他邀请许玉兰(韩国女明星河智苑扮演),在影片中,她是个直爽的人,她伸出纤细的脖子,一边微笑,一边将面条放入口中。一顿饭下来,她说自己还没吃饱(她是个饭量很大的女人,饭量很大,但她的饭量却很大,许三观还给她买了一大包生肉(很难想象,在那个时代,最贵重的东西居然是一大块肉,一大块油腻腻的肉片放在两个人中间,想想都觉得恶心),更要命的是,韩国被美国占领,美国人带回来了许多时尚的东西,许三观甚至还很大方的给了许玉兰一瓶28毫升的香奈儿5号香水。
许三观和许玉兰坐在一家很有格调的咖啡厅里,许玉兰一边享受着咖啡的美味,一边看着面前用油纸包着的生肉,一脸的满足。然后是香奈儿的一小瓶。
许三观说,这瓶香水很好闻,你可以试试。许玉兰小心翼翼地拧开香水瓶,沾了沾,贴在耳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现在,在这个物质过剩的时代,狂吃豪买,欲壑难平,味觉和嗅觉都已经麻木,对家中罗列的各种香水化妆品早已厌倦,但现在,我们仿佛也被他们召唤回到了那个“食之有味,闻之有香”的年代,吃一顿肉都是香的,喷一点名牌香水就欢喜到要命。这年头,女孩子的房间里都是一堆一堆的没有开封的化妆品,衣橱里都是一堆一堆的旧衣服,还没有拆开,新衣服就出来了,而且还在疯狂的购买(淘宝是专为败家妹子设计的)。虽然那时候日子不好过,许玉兰身上的衣服也就那么几件,她从娘家带来的两块丝绸,她也没舍得用,不过,每个人都很珍惜。
许玉兰以不足一块钱的价格从许三观那里买来,许三观说自己因为这件事而欠下的债,一定要以身相许来还。婚姻里的功利与现实,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所有的人情都是别有用心的,在余华的这一小段情节里,活灵活现,引人入胜。
许玉兰是个漂亮的女人,结婚后又是个能干的女人,将家里的一切都打理的井井有条,为许三观生下了三个儿子。这部影片的后半部分,主要是讲述许三观与大儿子易乐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和好的故事。因为易乐并非许三观所生,而是他的前夫何小勇和许玉兰所生。许三观从一开始的拒人于千里之外,到最后的真情实意的表白,以及对这一儿童的真诚的情感的共鸣,影片的刻画非常的细致,非常的动人。
在中韩人的家庭里,父子关系一直是主心骨,而“父权”又是亚洲人的主流,许三观身为一家之主,在发现自己不是大儿子后,父亲的权威受到了打击和挑战,瞬间土崩瓦解,家族内的冲突爆发了。他与长子的接触,渐渐接近,最终接受,合二为一,这代表着父亲的权威,代表着家族的持续稳定,也代表着中国家族的传承。
许玉兰在结婚之前和恋人私通,违背了许三观;许三观在结婚之后,竟然还和林芬芳鬼混,这简直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叛徒。这样,两个人的关系才算缓和。在这些风趣幽默的小插曲中,余华将人性中的斗争与对抗,嫉妒与自私都写了出来,同时,他还将家族中常见的能量波动,以及某种程度上的虚伪性、人的盲目和情绪的飘忽都写了出来,证明了一个最基本的感情概念:如果没有一心一意、一往无前、一往无前的人与感情,那么人生就是要接受谎言与背叛,然后再努力地生存。
不管是许三观,还是许玉兰,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但是他们都很明白人情世故,也很会随遇而安,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很有“智慧”的,也很务实。许玉兰每次下厨,都会偷偷的抓上一大把,慢慢的,就有了两个小坛子,也正是靠着这两个坛子,才勉强撑过了今天的饥饿。经历过时代的风雨,家族的风风雨雨,却能在生活中坚持下来,为未来做好准备,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才能活到最后。
这部电影虽然保留了小说的原貌,但却过于注重于单个的家庭,而忽视了整个时代的变迁,只关注了个人的情绪变化,这也说明了影片的局限性,没有张艺谋《活着》中的人物和家人所处的位置,都是那个时代的沉浮和动荡。弱者在自己的命运中俯首称臣,只能小心翼翼地躲避一次又一次的暴风雨,谦卑和谨慎,是他们每次都能活下来的法宝。而那个时代,却是波澜壮阔,将每个人的命运和人生都倾注在了他们的身上,那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这种力量,只存在于余华的作品中。韩国的这部电影,与中国的观众有一段距离,所以,它并不能完全展现出原著的神韵。
到了最后,压抑和艰难的日子过去了,许三观带着一家人去了一家饭店,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包子,吃了一顿韩国风味的咸菜和鱼肉,孩子们玩得很开心,老两口也很满足。这样的快乐或许在今天并不值得称道,但对于许三观一家来说,这才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光,他们只是一群无关紧要的人,他们只是一群卑微的人,他们只知道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信念,他们只知道在这个黑暗而黑暗的世界里,他们只知道用自己的生命去维持生命,他们只知道刀尖上沾着蜂蜜,他们只知道死亡,他们只知道死亡,他们只知道生存。一只蚂蚁的寿命,远超一头大象,它也有自己的骄傲和大度。《许三观》的故事,充满了极端的残忍,也充满了独特的幽默,让人百感交集,看完了,我们就像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时间,我们变成了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头子,我们也变成了一个更加年轻、更加明朗的人,我们只能静静地看着主人公们鲜活而又动人的人生,他们从黑暗与野蛮中挣扎而来,满身是血,满脸是泪,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天又一天的新生活,即使再艰难,他们也能微笑地面对,这或许才是人生最美好的一面,也是最美好的一面。
播放列表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排行榜Top10
-
- 6332美人谋 (2024)
- 3822白夜破晓 (2024)
- 3606舍不得星星 (2024)
- 3459破浪男女 (2024)
- 3221同情者 (2024)
- 2712我们同在 (2024)
- 2250炽爱游戏 (2024)
- 2100爱上海军蓝 (2024)
- 2005赎梦 (2024)
- 1953夜不收 (2024)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